海南高質量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 2025-11-12 07:42:25
■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夢 自貿港的生態故事,如何演繹? 雨林深處棲息地的修復讓海南長臂猿越住越“豪華”、產自五指山的大葉茶經碳足跡核算后被認定為“低碳茶葉”、東方一處海上風電場建設特意為海洋生物留出一片“生態走廊”…… 從山川到海洋,越來越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寫在海南的綠水青山之間。 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工作匯報時指出,生態是海南一大優勢,要守護好這份家底,堅持陸海統籌,持續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治,高質量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沿著正確的方向,道路越走越寬闊。海南始終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之大者”,堅決扛牢高質量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使命擔當,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向世界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成果的重要窗口。 
航拍五指山市毛納村。孟志軍 攝 筑牢底線:在更優生態環境中展現海南亮色 青山綠水,珍存永恒記憶和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的親切關懷令人倍感振奮,深感使命光榮、重任在肩?!笔∩鷳B環境廳廳長毛東利表示,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加強陸海統籌、區域聯動和協同治理,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連續4年在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 生態海南,綠色發展。近年來,我省持續有力推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在牢牢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底線上下功夫,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生態環境底色“向新”。去年,我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8.9%,高于國家下達海南98%的年度考核目標,已連續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地表水水質優良率、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均為“十四五”以來最優水平。 督察整改進度“刷新”。我省以督察整改為抓手,推動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實現“清零”,第二輪整改任務有力收尾,第三輪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美麗地標“上新”。近年來,我省分領域推進美麗海南先行示范,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等“美麗系列”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五源河、三亞河和文瀾江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三亞灣、??跒?、七連嶼和海棠灣入選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煥新”。截至目前,我省新增修復珊瑚礁27.8公頃,修復海岸帶3.6公里,修復濱海濕地面積240畝。近5年來,全省累計新增紅樹林近3萬畝。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更新”。去年,我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持續下降;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居全國第一;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比重位居全國第二;森林覆蓋率持續保持62%以上,生態質量指數(EQI)持續為優級。 省情特殊,責任特殊。海南的過去與未來,在綠水青山間延續。 從全國來看,海南的生態環境不僅是海南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人民的寶貴財富。這片擁有不可多得自然資源的土地備受矚目,它最大的本錢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最重要的責任和使命之一也在生態。 從自身來看,熱帶島嶼生態系統和環境資源敏感脆弱,如何保護海南生態環境、如何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能損害后代人利益,這是事關現實和未來發展的問題。 并且,生態環境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沒有好的生態環境,就沒有自貿港,建設生態環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貿易港、打造美麗中國靚麗名片是我們肩負的特殊使命。 正確路徑的選擇,源于理念的高度。如何守護好這份家底?前行之路上,海南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始終牢記“生態”二字。 “五指山市森林覆蓋率接近90%,是海南自貿港的重要生態屏障。我們將時刻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保護好熱帶雨林,精心打造林茶、林果、林游、林養等特色產業鏈,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蔽逯干绞形瘯浿旌炅枵f。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處(能源局)副處長黃曉松提到,我省能源生產、消費結構得到優化、能源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全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海南樣板”。 “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決扛起生態保護的政治責任,統籌推進各類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通過系統開展科研監測,持續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高質量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貢獻智慧和力量?!笔×謽I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處長周潤邦說。 “守護好這份家底”,海南銘記在心,落實于行。 創新突破:高質量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無廢島”,這個看上去稍顯陌生的概念,正逐步滲透人們的生活。 “到2030年,4個地級市和昌江黎族自治縣按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要求推進,形成示范引領;其余市縣分類別、分領域梯次推進,形成‘無廢島’建設格局。”今年7月出臺的《海南省深化推進“無廢島”建設工作方案(2025—2030年)》,為“無廢島”建設明確“時間表”和“任務單”。 遙遠的概念一步步被拉近。目前,我省明確要分梯次、分領域、分類別推進“無廢島”建設,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推動降碳減污協同增效。 啟動“無廢島”建設,意味著又一項標志性工程落地實施。近年來,海南聚焦優勢所在和國家所需,生成一批標志性工程,持續滾動打造,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成效顯著,極瀕危物種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從2019年的4群30只增長至7群42只; “綠電”“綠牌車”走進千家萬戶,目前我省電力裝機約250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超85%,60%以上的新增裝機來自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 首創全域“禁塑”制度體系,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達80%?!敖堋蓖苿由锝到庵破樊a銷再創新高,去年全省生物降解材料產業總產銷2.6萬噸、產值4.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8%、68.3%; “綠色”房子越來越多,我省裝配式建筑項目在新建建筑中的面積占比,已從2020年的30%持續攀升至2024年的75%,實現了跨越式增長。經驗做法納入住建部《裝配式建筑發展可復制推廣經驗清單(第一批)》目錄。 持續開展“六水共治”,去年193個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96.9%,創近十年最優水平,主要污染治理指標均大幅提升或優于國家目標要求; 博鰲零碳示范區建設,全面積累從規劃編制、項目落地到運營管理的全鏈條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博鰲模式”; 此外,我省還啟動“無廢島”建設,推動中歐(保亭)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重點低碳園區等標志性工程落地實施…… 各項標志性工程進度持續更新、“重頭戲”的落地,既發揮其牽引、示范作用,更為海南生態筑牢優勢。 “我們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滾動實施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和低碳島為主體的‘2+N’生態文明標志性工程,打造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示范項目,廣泛深入開展國際合作,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加快建設生態一流、綠色低碳的自由貿易港。”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張靜表示。 錨定、追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海南,不僅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改革創新、先行先試,也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作出表率。 2020年以來,我省有關部門制(修)訂生態文明領域省級地方性法規40余件,其中多項立法實踐走在全國前列; 承接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國家試點15個,“塑料污染系統治理機制”等62項經驗做法案例獲得國家部委肯定或推廣…… 一項項創新探索、一次次突破藩籬,海南推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落地落實,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路導航”,在建設美麗中國進程中彰顯海南擔當、貢獻海南智慧。 不斷前行: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深秋時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光影。 家住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的王進友,對這片雨林再熟悉不過,蟲鳴、樹影,是他和祖輩共同的記憶。如今,他以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的新身份,將足跡一遍遍印在雨林深處。 “靠著國家公園,我們村出了名,村里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山貨和茶葉被很多人喜歡。”村民王進友在生產之余,擔任生態管護員每月給他帶來增收將近1000元。 毛納村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靠山吃山”有了新的演繹方式。 “我們將完善社區參與機制,持續推進‘園地’融合發展,探索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進一步筑牢海南自貿港綠色發展屏障,堅決守護好海南的生態家底?!焙D蠠釒в炅謬夜珗@管理局局長陳康說。 國家公園建設猶如一扇窗口,透過它,可以清晰看到,守護綠水青山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放眼全省,“點”綠成“金”的具象化,在多元場景中展現蓬勃活力—— 在產業項目落地上,我省充分運用“三線一單”成果,早期介入,精準識別優先保護單元,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的精細化管控要求,優化選址選線和空間布局,預防和解決開發與保護的矛盾,引領地區高質量發展。 在重點園區內,環保、節能、低碳是招商引資的“門檻”,也是園區建設與運營的“標配”。 在標志性工程中,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裝配式建筑等,既引領能源、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綠色發展轉型,也帶動風電裝備制造、裝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興產業在海南從無到有、蓬勃發展,讓產業發展的底色更“綠”。 在“兩山”轉化路徑探索上,我省完成五指山大葉茶碳足跡核算研究、碳標識生態價值提升方案,試點建立熱帶濱海城市GEP評價考核體系。赤田水庫跨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多個大型活動實現碳中和。 在工廠車間里,綠色低碳切實可感。目前,我省梯度培育評選出省級綠色工廠44家,累計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30家,洋浦經濟開發區獲評“綠色化工園區”。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從生態治理的常抓不懈到綠色產業的創新發展,近年來,我省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優先的理念貫穿于發展的肌理之中不斷前行,持續提升發展的“含綠量”和“含金量”。 “下一步,我們將自覺在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大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笔∩鷳B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力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和生態系統優化,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增強綠色發展動能,高質量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美麗中國建設海南實踐取得重大進展。 時間丈量著每一寸堅持和付出??匆姸噙h的過去,才可能預見多遠的未來。 二十多年前,海南建設生態省,如今作為全國四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有責任、有義務做出一些能夠在全國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的工作。 “我長期關注海南,有幾點體會:體制改革看海南、陸海統籌看海南、‘兩山’轉化看海南、清潔能源看海南、綠色生產生活看海南?!睂τ诮陙砗D显谏鷳B文明建設中的實踐經驗與理論創新,以及海南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獨特魅力與顯著成效,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林震如是評價道。 站在新起點上,海南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以高水平生態保護支撐自貿港建設,闊步向前。 (本報???1月11日訊) 作者:責任編輯: 王思暢
|